消谐装置综合应用的探讨:同一互感器同时装设一次消谐阻尼器和微机消谐装置
在开口三角绕组两端接上电阻R的做法,实际上相当于在PT高压侧Y0接线各相绕组上并联一电阻(只有在电网有零序电压时才出现),即在电网中每相对地并联合适的电阻在理论上同样可以起到消谐作用。
假如在PT一次侧中性点装设了阻尼电阻R0,那么该PT基本上不会参与谐振。当系统中其他中性点直接接地的PT发生谐振时,由于此时零序电压U0的测量值偏小,即使该PT的二次侧装了微机消谐装置,往往也不会及时动作。
对于电缆使用较多的10kV配电网,大多发生分频谐振。微机消谐器分频谐振的判据为15Hz≤f≤18Hz或23Hz≤f≤27Hz,35V≥U0≥25V。当开口三角绕组电压为30V时,一次系统零序电压的估算值已达(30/100×0.8)×(10/3)=2.2kV。此时,微机消谐器动作,开口三角绕组基本上处于被短接状态,PT高压绕组反映的是数值很小的漏抗,即零序电压绝大部分降落在阻尼电阻R0上。这时,电网每相对地的等值并联电阻为3 R0,假如呈低电阻值的R0为25~35kΩ,则3R0为75~105kΩ,已超出消除系统中单台中性点直接接地PT谐振所需的阻值(约66.7kΩ)。若有多台PT参与了谐振,则更是无助于消谐作用,而且还可能因作用在R0上的过电压得不到及时消除,且时间较长时而被损坏,从而进一步损害电压互感器。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科技奖励申报书撰写详解
- 揭秘!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四大“元凶”!你遇到过吗?
-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全电压域、全类型消谐技术
- 电力系统的“隐形杀手”铁磁谐振的终结者-流敏型智能消谐装置,为电力系统稳定性再添保障
- 大容量风电场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揭秘电抗器烧毁之谜:安徽正广电如何通过创新技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
- 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整合资源、实现共赢——恭贺安徽省MBA学会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委员会成立
-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风光”并网项目?
- 微电网和储能系统是如何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
- 与集中式电源相比,分布式电源有何优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