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隐形杀手”铁磁谐振的终结者-流敏型智能消谐装置,为电力系统稳定性再添保障
变电站6~35kV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简称PT)经常因谐振、浪涌导致其保险熔断、绕组烧毁而停运,首先给系统运行带来不少安全风险,同时因缺乏相应的保护手段给供电局基层运维人员带来不小压力,为此工程常采在PT一次侧中性点与地之间加装非线性电阻SiC来解决上述问题。但目前电压互感器损耗及其支路熔断器等故障不降反而有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非线性电阻SiC存在正常高阻、故障低阻先天不足的物理特性的原因。
谐振过电压危害
针对上述问题,安徽正广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自适应快速阻尼治理装置-流敏型智能消谐装置,为解决长期困扰电力系统的铁磁谐振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该技术已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开始在部分省市电网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突破性技术,精准治理铁磁谐振
此次研发的流敏型智能消谐装置,采用了基于正温度系数流敏特性的全新技术路线,该装置由流敏型消谐器和智能监测单元组成。流敏型消谐器串联安装在PT一次绕组中性点与地之间,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消谐器处于低阻态,不改变电压互感器的性能及系统的零序参数,当外界产生能量激励,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时,消谐器突变为高阻态,消耗谐振能量,改变谐振参数,限制过电流,快速消除铁磁谐振。该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自适应调节: 装置实时动态响应,能够将 PT 激磁电流限制在200mA以下,2s内将电流抑制在 40mA 以下,120s内将的电流抑制在10mA以下,有效抑制谐振发展,避免事故扩大。
数智赋能: 装置基于多源信号的配电网故障识别、边缘计算和消谐技术相结合,使装置具有数字化能力,实现系统故障类型、故障录波及自身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
安全可靠: 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运行稳定可靠,维护方便。
装置一次系统图
试点应用,成效显著
目前,该装置先后在国网新疆、安徽、河南等12家电力公司推广应用,在南方电网云南、贵州2家单位推广应用,并在石油化工、钢铁、发电厂等应用,目前在网运行超过2000套,有效的解决了变电站铁磁谐振问题,有效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装置安装实物图
装置动作波形
未来展望: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铁磁谐振问题将更加复杂多变。未来,安徽正广电电力技术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提升治理技术水平,为构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电力系统保驾护航。
相关资讯
同类文章排行
- 科技奖励申报书撰写详解
- 揭秘!三相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四大“元凶”!你遇到过吗?
-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全电压域、全类型消谐技术
- 电力系统的“隐形杀手”铁磁谐振的终结者-流敏型智能消谐装置,为电力系统稳定性再添保障
- 大容量风电场变压器励磁涌流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 揭秘电抗器烧毁之谜:安徽正广电如何通过创新技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
- 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整合资源、实现共赢——恭贺安徽省MBA学会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委员会成立
-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风光”并网项目?
- 微电网和储能系统是如何推动分布式电源发展的?
- 与集中式电源相比,分布式电源有何优势?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